何謂合取謬誤(Conjunction Fallacy)?

想像一下,您正參與一項 心理學實驗。研究人員先給您看一位叫做「琳達」的背景資料。

琳達(Linda)今年31歲,單身、性格直率且非常聰明。她大學主修哲學,在學生時期,她非常關注 歧視和社會正義 的問題,當時還參加了反核示威遊行。

接著,請您就下列敘述,給予1~8分的評分,1分是最有可能,8分是最不可能,來評判琳達可能是什麼樣身分的人。

「琳達在小學教書( 分)
琳達在書店工作並定期上瑜珈課( 分)
琳達活躍於女權運動( 分)
琳達是精神病院裡的社工( 分)
琳達是某個婦權聯盟的一員( 分)
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( 分)
琳達是一位保險業務員( 分)
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並活躍於女權運動( 分)」

您的答案出來了嗎?

這個實驗,是由美國行為科學家 阿莫斯.特維爾斯基(Amos Tversky)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丹尼爾.卡尼曼(Daniel Kahneman)所進行,該實驗被稱為「琳達問題(Linda Problem)」實驗(而之所以取名「琳達」,是因為特維爾斯基教授以他在史丹佛大學的秘書琳達.科文頓(Linda Covington)為名)。

該實驗的研究人員,向88位受試對象描述以上個案,以下是部分分數從低(最有可能)到高(最不可能)的排序。

「琳達活躍於女權運動(平均2.1分)
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並活躍於女權運動(平均4.1分)
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(平均6.2分)」

不知道,大家有沒有看出來這項調查結果背後潛藏的問題。問題在於第二和第三項的敘述。受試者們認為「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並活躍於女權運動」高於「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」。

然而,特維爾斯基教授指出,從邏輯上來說,這樣的判斷其實並不合理,因為兩個事件同時發生的機率,往往都只會小於或等於任一事件單獨發生的機率。這就是所謂的「合取謬誤(Conjunction Fallacy)」。

合取謬誤又稱做「交集謬誤」,主要是人們 #習慣將多重條件「A 且(and) B」,誤認為它要比單一條件「A」或(or)「B」,更可能會發生的一種錯誤認知,如圖1所示。

圖1合取謬誤

最後,我們可能會認為,一位數學博士也應該很會寫程式。但數學博士與程式很強本來就是兩件事情,同時數學與程式都強的人,本來就比單獨數學強或單獨程式強的人還來的少。所以,我們要避免不自覺地掉到這樣的謬誤裡。

作者:羅凱揚(台科大企管系博士)、蘇宇暉(台科大管研所博士候選人)
繪圖者:彭煖蘋

更多商普好文推薦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