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pter 06 模型思維

一、多元思維模型

「模型」是真實現象的簡化。為了解決問題,我們可以透過學習「模型」,來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。換言之,也就是以簡馭繁。

談到「模型」的學習,一定要提到一個人,那就金融投資大師華倫‧巴菲特(Warren Edward Buffett)的親密戰友,波克夏‧海瑟威(Berkshire Hathaway)公司的副董事長查理·芒格(Charles Thomas Munger)。芒格也是投資高手,他相信集中持有瞭若指掌的企業股權,長期將帶來優異的報酬。而芒格掌管的「魏斯可金融(Wesco Financial)」擁有超過10億美金的股票持股,包括可口可樂、美國運通、富國銀行,以及寶鹼公司等。

芒格曾經出版過一本書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(Poor Charlie’s Almanack),探討擁有多元思維模型的好處。在書裡,芒格多次引用「馬斯洛的錘子(Maslow’s hammer)」的概念。

「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錘子,你會把所有的問題都看成是釘子(If the only tool you have is a hammer, to treat everything as if it were a nail)」。這句話是來自亞伯拉罕‧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於1966年出版的《科學心理學(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)》一書。

芒格之所以一再強調這句話,主要在闡述,人不能只學習一種模型。如果我們只有單一思維,所能解決的問題就很有限。這就好像拿著錘子看世界一樣,一旦手中只有一種工具的時候,您就只能用這種工具來幹活。也許您能想像用錘子來挖地、砍樹,但要用錘子來剔牙,大概也只會搖搖頭。這就是因為知識面的狹隘所帶來的窘迫。

為了解決問題,芒格提倡人們必須透過「多元思維模型」來進行學習。所謂的「思維模型」,是指一種知識、理論、系統、或框架,能協助我們提升對世間萬物的認知,進而協助我們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。而「多元思維模型」則指這些思維模型是跨領域的,包括:數學、統計學、經濟學、心理學、歷史學、生物學、工程學、物理學、化學……等。

圖1 思維模型與多元思維模型

繪圖者:謝瑜倩

至於,這些多元思維模型有哪些,芒格在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一書中提到,他自已常用的工具包括:財務領域的複利(Compound Interest)、統計領域的費馬帕斯卡系統(Fermat/Pascal System)、心理領域的誤判心理學(Psychology of Misjudgment)、會計領域的複式簿記(Double-Entry Bookkeeping)、工程領域的後備系統(Backup System)、物理領域的臨界質量(Critical Mass)……等。

從上述多元思維模型的定義中,我們可以發現,要培養出多元思維模型的能力,有賴跨領域的學習。芒格認為,我們的社會很容易被既有的框架給限制住,而一位學生其實並不需要理會學科的界線,學習就應回到最初的樣子,想學什麼就學什麼。

因此,文法商學生一樣可以撰寫程式,理工農科生一樣可以作文寫詩,因為世界並不是按照跨學科的方法個別呈現,它是眾多學科的綜合體。而我們所面對的世界很複雜,生活中能夠落實多元思維模型的概念,將有助於複雜問題的解決。芒格曾經說過,擁有 80 到 90 個模型,就足以解決世間90%的問題,就足以讓您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。

二、梅迪奇效應

為了解決複雜問題,在個人層次強調必須「跨域學習」,而在群體層次,可參考「梅迪奇效應(Medici Effect)」。企業組織可以從建立「多元文化」和營造不同觀點的「創意環境」下手。

所謂「梅迪奇效應」係來自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家族(Medici),這個家族因為資助各種領域的創作家而享有盛名,當時梅迪奇家族因為在成功經商之餘,不斷出資協助雕刻家、詩人、科學家、哲學家…等。而梅迪奇家族的羅倫佐(Lorenzo di Piero de’ Medici),還特別設立了雕刻學校,並且建立各種有利環境,其中一位學生,就是著名的米開朗基羅。他們設法讓這些不同領域的創作者,激盪出驚人的火花。透過這樣的做法,梅迪奇家族協助成就了文藝復興時期,也寫下了人類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。

《梅迪奇效應》一書的作者佛朗斯·強納森(Frans Johansson),將以上的概念稱為「異場域碰撞」(intersection),並將不同領域可以交會的地方稱之為「交會點」,藉由「異場域碰撞」在交會點爆發出驚人的藝文創新作品,稱為「梅迪奇效應」(Medici Effect),如圖 2 所示。

圖2 梅迪奇效應

繪圖者:彭煖蘋

如果要用一個簡單的概念來做比喻。請大家想像一下,兩個分子之間的衝撞,只能激起一點點的火花(這只是隱喻,並非代表科學)。但如果是兩千萬個分子之間的衝撞,再配合背後的連鎖反應,將有機會創造出巨大的能量。

這裡的分子,正如同我們一生中,在任何的可能時刻裡,所接觸到的人事時地物。當我們有計畫地,多聽、多看、多觀察、多學習、多思考,並與不同領域的人多接觸。同時,隨著年紀的增長,增加「衝撞」的機會自然增加,迸出「火花」的機會就會跟著提高。

過去曾經有個研究指出,如果一個組織裡面,只有一種人,一旦遭逢重大意外或變故時,因為組織裡只會產出同一種反應,萬一反應又不足以因應這種急遽變化,這個組織很快就會滅亡。因此組織裡的成員,最好能夠來四面八方。

當問題的複雜性越來越高,除了透過個人來解決問題,亦可以透過團隊的方式來思考,激盪出解方。尤其團隊成員的組成,最好跨域(異質性高),這樣產生創見的機會也越大。

強納森指出,要擁有「梅迪奇效應(Medici Effect)」。企業組織可以從建立「多元文化」和營造不同觀點的「創意環境」下手。

例如,許多新創意都是從不同聯想出發,將創意組合在一起成為新創意,但有效聯想在產生前,往往有許多障礙必須打破。而擁有「異場域碰撞」創新的人,通常具有兩種特性:一、創意是峰迴路轉的觀念結合;二、 靈感往往是隨機出現,有可能是靈光一閃,也很可能是有意無意的發現。

因此,如果要鼓勵企業能產生「梅迪奇效應」,企業團隊最好能夠「接觸不同文化」。例如,平時就多由主管帶隊到不同產業去參訪,或是異業結盟與合作;其次,團隊成員也應利用不同方法學習,關鍵在於多學和自學;第三,碰到問題時,最好採取不同觀點,把一個問題,想出兩種以上的解答;或者改變(扭轉)原有的假設,才能找到新的解答。

三、透過模型對抗疫情

近年來,由流行性感冒到 2019 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(Covid-19),大規模疫病的傳播,不僅引發公共衛生學界的高度關切,連一般民眾也深受影響。具有「模型思維」可以協助人們理解這些疾病如何傳播,也可協助人們阻斷它們繼續擴散。

截至 2021 年 10 月 5 日為上,在全球已造成 2.19 億人感染、455 萬人死亡的新冠肺炎,它的傳染速度和威力己經為人類文明史寫下許多新的紀錄。而在大家檢討公共衛生學的同時,我們也不妨利用「模型思維」來看看如何利用模型來對抗疫情。

成功大學數學系舒宇宸教授,在 2021 年 6 月的《科學人》雜誌上,發表了一篇〈數學建模對抗疫情〉的文章。舒宇宸強調,透過數學的抽象能力,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轉換成模型,更能讓我們更清楚疫情的可能發展趨勢。 

舒宇宸以數個不同的顏色的球體來解釋病毒過程的傳播。以圖 1 為例,其中,綠球 S 代表「健康者」;黃球 E 代表「帶有病毒但在潛伏期的人」;紅球 I 表示「已發病且具有傳染力的人」;青色球 R 則為「已恢復健康而且有抗體的人」。

圖3 疫情擴散示意圖

繪圖者:謝瑜倩

資料來源:舒宇宸

舒宇宸首先指出,科學家們可透過「蒙地卡羅法(Monte Carlo Method)」,用電腦軟體來模擬這些球體在環境中相互碰撞的情況,以機率方式決定是否為傳染病,進而預估疫情可能的走向。

接著,舒教授還提到,圖形中的ß(感染率) *q(傳染期),就是公衛界所謂的「基本再生數(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, R0)」。基本再生數是指一名初發病例,在易感染的人群中引起的「平均繼發病例」的個數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人類做了很多努力要阻絕病毒,然而當 R0 大於1時,代表該疾病繼續在人群裡傳播;當 R0 小於1時,則該疾病會慢慢消失。所以,如何將 R0 控制在 1 以下,就變得非常重要。

從模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,為了降低基本再生數,一種是降低 ß(感染率),將能遇到的人數降到最低,具體作法從大規模封鎖邊境、封城、停止上班上課、遠距上班、AB 分流上班、到最基本的保持社交距離……等;其次則是降低 q(傳染期),針對確診者進行極積地治療,以及將潛在染疫者進行隔離,以降低傳染力。至於最終的解決之道,就是透過接種疫苗,以降低未感染者的可感受性。

作者:鍾皓軒,羅凱揚,蘇宇暉
出版社:旗標科技
出版日期:2023/02/10
語言:繁體中文
定價:500元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