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動行銷與人工智慧創意理論發展的理論框架
英國倫敦大學數位組織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尼斯琳・艾敏(Nisreen Ameen)博士,在2022年6月的《心理學與行銷期刊》(Psychology & Marketing)中,發表了一篇題為〈推動行銷與人工智慧創意理論的發展〉(Towards Advancing Theory on Creativity in Marke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)的文章。
透過深入文獻回顧,該研究提出一個整合行銷和人工智慧(AI)創造力相關研究的組織框架,包括:前因、中介、調節變數以及結果(見圖1)。該框架以相應的分類方式呈現這些變數,以突顯文獻中迄今為止所覆蓋的內容。
資料來源:Ameen, N., Sharma, G. D., Tarba, S., Rao, A., & Chopra, R. (2022). Toward advancing theory on creativity in marke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. Psychology & Marketing, 39(9), 1802–1825. https://doi-org.ntust.idm.oclc.org/10.1002/mar.21699
根據本研究對框架中因素的分類,推動行銷與AI創意理論發展的前因包括:員工個人、組織和環境、AI,以及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變數。
隨著AI在行銷創造力中的作用日益增強,該文章建議研究人員重新審視框架中與個人相關的一些因素,這些因素可能會因為AI的介入而產生變化或增加重要性,例如:員工的創新行為、創意績效和自我效能等。同時,由於AI的存在,某些因素的重要性可能會降低,例如:集體智慧與探索性學習等。
該研究同時指出,目前整合AI相關因素作為提升行銷創造力工具的相關研究仍相對有限。在行銷創造力中結合人類與AI能力的研究需要在AI、策略和能力領域之外進行更全面的概念化。舉例而言,未來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討與創造力相關的人類決策,特別是在如何透過AI的應用產生創意想法方面。此外,未來的研究還可深入研究AI能力如何影響個人和組織在行銷創造力方面的表現。除此之外,還可進行縱貫研究以比較AI和人類在創意過程不同階段的表現。
該研究進一步指出,最近的研究已經開始探討技術相關因素對創造力的調節作用。基於這一基礎,未來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索與AI整合相關的中介和調節因素的影響。舉例來說,員工專業知識對AI技術在推動AI驅動創造力方面的調節作用。
未來的研究也可以拓展使用組織和生產以外的結果變數。例如,研究人員可以深入探討整合AI工具和豐富媒體內容(例如文字、圖像或影片)對個人創造力的影響,並探究與創造力相關的技能的開發和維持。
最後,該研究提及,越來越多的文獻將AI聊天機器人視為自動化客戶服務的一種方式,因為它們顯著減少了行銷人員與顧客之間的互動。這種互動被視為創造力和想法產生的靈感來源。然而,目前尚缺乏有關客戶服務自動化對員工創造力影響的研究,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集中在這一領域。
作者:羅凱揚(台科大企管博士)、黃揚博(政大企管碩士、識商創辦人)
Ameen, N., Sharma, G. D., Tarba, S., Rao, A., & Chopra, R. (2022). Toward advancing theory on creativity in marke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. Psychology & Marketing, 39(9), 1802–1825. https://doi-org.ntust.idm.oclc.org/10.1002/mar.216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