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書籍首頁

下一章>>

Chapter 01 行銷資料科學的三種思維

一、洞見是什麼?

在進行資料分析專案時,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,就是資料往往龐大且漫無章法,那要如何才能看出隱見在這些數據背後的「洞見」。

為了回應這個問題,我們需要先對「洞見」的定義進行了解。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定義,洞見指的是「能透澈的了解。指能透視不易察曉的事物,故見解高明。」至於在台語部分,還有一句更傳神的,就是「目睭看過三緣壁」也就是具有能夠看穿三層牆壁的慧眼。

至於洞見的英文,一般是指Insight,Insight在劍橋英語詞典中的解釋為“(the ability to have) a clear, deep, and sometimes sudden understanding of a complicated problem or situation”,意指對複雜問題或情境,能清晰、深刻、有時候是突然的理解的能力。

再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(Boston Consulting Group,BCG)合夥人暨董事總經理徐瑞廷的說法:「在BCG內部,我們都是直接叫「insight」,用一句話說,「insight就是以某種思考模式,推演出獨一無二(unique)的觀點」。」

最後引用《策略思考:建立自我獨特的insight,讓你發現前所未見的策略模式》一書的作者,同時也是波士頓顧問公司(BCG)資深合夥人、董事總經理、日本負責人御立尚資則把Insight,轉換成三個數學等式,他提出:Insight=速度+視角;其中,速度=(模式辨認+圖表思考)×假想檢驗;視角=「廣角」視角+「顯微」視角+「變形」視角。

根據以上的定義,我們歸納出尋找洞見的方法。那就是在進行資料分析時,要能運用過去的模式(pattern),來釐清問題的核心,並快速提出解決方法。這裡的模式(pattern),可能是源自於自己過去的經驗、可能是夥伴們過去的經驗、可能是公司所累積的智慧資本、也可能是全世界的產業分析報告,或者是學術論文資料庫裡的理論與知識。

其實,類似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時能夠想到,澡盆溢出來的水,體積應該等於身體的體積,然後類推到與王冠等重的黃金,有沒有被金匠攙雜了「銀」,這樣的推導過程,就是具有洞見的展現。

0_YlWbGMUQXNcW_fQS

圖1 洞見的定義

繪圖者:謝瑜倩

此外,資料科學家或管理者在進行資料解析的討論時,必須要不斷地透過資料驅動思維與方式,以及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持續檢視這些資料:包括宏觀、微觀;長期、短期;線性、指數;連續、突變等不同的多元性觀點,以及統計思維、運算思維、系統思維等思維模式,來對資料和事物進行分析與批判。並善用各種圖表,與團隊夥伴們進行思辨與討論,進而找出背後的洞見。

二、資料科學商業應用三種思維

資料科學進入商業時代,搖身一變成為商業行銷的利器,讓許多經理人無不想方設法如何將資料科學有效加以運用,然而以統計和資訊思維為出發的學科領域,現在再加進商業思維,讓整體學習難度又再向上提昇。不過,有心學習者其實不必太過憂慮,只要循序漸進,一步一步踏實地向前邁進,您就能將這個新興的行銷武器,操控自如。

平心而論,由於在透過資料科學進行商業應用的實務過程中,最後總是需要回歸到商業「決策」,而決策的好壞,往往又受到背後的「思維模式」所影響。我們將「資料科學」的商業應用,重新盤點和清查一次,發現大致都落在以下三個範疇:統計、資訊和商業。因此,由這三個範疇出發,我們可以發展出統計思維、運算思維與模型思維等三種思維模式,如圖1所示。

0_6YzGEgMq7-MDcN9w

圖1資料科學商業應用三種思維

繪圖者:謝瑜倩

首先,在圖的左側,與「統計」相關的是「統計思維」,內容主要在談如何善用常見的理論、法則,並且規避統計裡謬誤、悖論與偏差,以期讓經理人做出正確的決策。例如:透過分期遷移(Stage Migration)現象避免誤判各分店營業額的成長;或是透過倖存者偏差(Survivorship Bias)找出app客訴的原因來自於閃退。

其次,右側與「資訊」相關的是「運算思維」,內容主要討論如何像電腦一樣進行邏輯思考,尤其是背後的「演算法」。例如:透過最佳停止(Optimal stopping)演算法找出自己的真命天子(女)。抑或是透過決策樹(Decision tree),來破解「二十個問題(Twenty Question Game)」的遊戲。

最後,與「商業」相關的則是「模型思維」,主要談論如何透過「商業模型」來進行思考,做出有利的商業決策。例如:行銷領域中有許多經典的模型,包括行銷策略的「目標市場區隔+產品牌定位模型(STP Marketing Model)」、服務品質(PZB Model)、行銷漏斗模型(Marketing Funnel)、以各種及消費者行為(Consumer Behavior)等。透過這些行銷模型,有助於我們做好行銷決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或許有人不太了解為什麼學術研究人員,每天開口閉口都在說要「建立模型」。我們曾經舉例,例如:如果一家企業已確知「口碑行銷模型」中,消費者在難以下定購買決策時,會以「產品認知風險」、「人際連結的強弱程度」、「專業知識」等三大因素,向親朋好友探詢口碑。那麼這家公司的經理人就應該大力說明產品的優點(不會有何種產品風險)、設法讓您週遭的親朋好友都能傳播公司正面口碑(強化您的人際連結),培養專業代言人(專業知識)。因為如此一來,等於逐一強化這些口碑傳播的正面因子,讓行銷更加精準,更有力道。而這也就是模型思考的重要性。

<<本頁僅供試讀,若須閱讀完整章節歡迎參考新一代行銷人>>


新一代行銷人必備的新技能|統計思維 × 運算思維 × 模型思維

作者:鍾皓軒,羅凱陽,蘇宇暉
出版社:旗標科技
出版日期:2023/02/10
語言:繁體中文
定價:500元


了解詳情

回書籍首頁

下一章>>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