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T新自學時代
當我們身邊有一位全世界最聰明的人,懂得全世界大部分的知識,還隨叫隨到,完全聽從我們的指令,而且不會擺臉色給我們看、不會對我們發脾氣……,我們一定要好好善用這個人。
事實上,GPT一定會出錯,但縱使我們問老師、老闆或是身邊的人,不但更可能出錯,而且大部分的情況是不知道答案,無法解答我們的問題。但GPT可以。
此外,在短視頻盛行的今天,讓人們的思考方式越來越朝碎片式、淺碟式發展,這也造成人們越來越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。甚至因為很會用AI工具,能快速找到答案,但卻不會思考,最後陷入「學而不思則罔」的泥淖裡。
這讓我想起自己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《連結: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》,內容提到現在的社會福利制度,不會讓人餓死,但卻會造成大量「無用階級」的出現(《人類大歷史》哈拉瑞教授的觀點)。
這群人無法深度思考,活在自己的「資訊繭」中,因為高明的演算法會精準推播每個人最關心、最在意、最認同的內容,進而強化個人的認知,最後讓自己活在這些認知所形成的一個繭裡。
要破繭而出,就需要培養獨立且深度思考的能力。
至於該如何培養獨立且深度思考的能力?其中一種方式,就是常常與AI進行深度對話,並且對它提出的內容產生質疑。
舉例來說,因為我經常製作課程PPT,所以常常會使用秘塔AI搜尋的學術搜尋功能來進行學習與反思。具體作法是針對某一主題,先思考自己的觀點,再參考搜尋引擎彙整出的學術文章的結論,並發展出自己的內容版本。
如果對文章中某一次主題有興趣,還能透過畫面右邊的目錄做進一步搜尋(就好像鑽進第二層、第三層……)。這樣的作法,讓我能快速對某一領域進入深度學習與思考。也由於這些生成內容來自學術界,品質會比一般網路文章來的好,這也大幅降低了出錯的機率。
最後,GPT開啟了新自學時代,鼓勵大家都能成為一位擁有自學能力與態度的人才。
作者:羅凱揚(台科大企管系博士)、鍾皓軒(臺灣行銷研究有限公司創辦人)
更多商普好文推薦
社群顧客的消費旅程(The Social Customer Journey)
社群顧客的消費旅程 (The Social Customer Journey) 消費者在準備消費時,往往會尋求他人的看法或口碑,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