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人機協作
以下簡單分享與AI人機協作相關的研究,以利企業思考該如何進行AI人機協作。
MIT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湯瑪斯‧馬龍(Thomas W. Malone)教授:「AI最具前景的應用不是讓電腦取代人,而是讓人和電腦一同合作,形成『超級智慧體』(Superminds),共同完成以前無法實現的認知和物理任務。」
綜觀AI對工作的影響有兩種層面:
1.「由AI執行」(Working by AI):將AI視為人類的替代品。
2.「與AI協作」(Working with AI):將AI當作人類的助手。
展望與AI合作的未來,可以確定的是,人類將繼續與AI協作,而AI也將繼續取代部分人類的工作。
隨著媒體對AI與人類協作的關注日益增加,各類組織積極投入大量資源進行AI的研發與應用,期望實現人類與AI攜手合作,打造一種「超級智慧體」,開啟全新的AI合作時代。
在工作協同中,AI被賦予協助角色,處理「例行」的資訊處理任務,這使得專業人士能夠專注於更「高階」的工作形式。
根據以上的說明,目前AI解決方案有兩種,一種是應用於「低階」自動化(automation),另一種則應用於「高階」的增強化(augmentation)。
自動化AI:指的是使用科技完全替代人類的決策和行動。例如:智慧工廠的生產線可以在無需人工參與的情況下運作。
增強化AI:指的是使用科技來支援和改善人類的決策和行動。例如:拼字、文法檢查軟體Grammarly,它能夠對單字或句子結構進行修改,提供語言使用上的建議,但最終的決策還是由人類進行。
以上兩種形式,呼應AI存在的主要目的:一方面是接管人類的簡單工作或日常任務(自動化);另一方面是協助人類完成較複雜的任務,如數據分析和決策(增強化)。
最後,企業任務該由人類或AI或透過人機協作來完成,取決於技術變革的速度和每個工作場所的獨特性。畢竟汽車製造廠的數位轉型與投資銀行的數位轉型存在顯著的區別。這將導致透過人類執行的任務和透過AI自動化、增強化解決方案執行的任務將會不斷地變化。
而為了實現人類和AI的共存,需要在組織內部成員和AI之間實現協同,同時也需要與其他相關利害關係者(例如客戶、供應鏈合作夥伴以及組織所屬更廣泛的生態系成員)保持緊密的協作。
企業要成功地實施AI人機協作,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。
作者:羅凱揚(台科大企管系博士)、鍾皓軒(臺灣行銷研究有限公司創辦人)
資料來源:Anthony, C., Bechky, B. A., & Fayard, A.-L. (2023). “Collaborating” with AI: Taking a System View to Explore the Future of Work. Organization Science, 34(5), 1672–1694.
資料來源:Einola, K., & Khoreva, V. (2023). Best friend or broken tool? Exploring the co‐existence of human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workplace ecosystem.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, 62(1), 117–135.
更多商普好文推薦
猜猜這瓶紅酒多少錢─使用機器學習來做價格預測
猜猜這瓶紅酒多少錢 ─ 使用機器學習來做價格預測 有一本書《什麼都能算,什麼都不奇怪:超級數據分析的祕密》[1],書中提到一般葡萄酒的品酒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