甄選新工具 — 透過AI分析社群媒體內容預測面試者特徵
常聽到許多企業主管說,無法找到適合的人才;反觀身邊有許多優秀的學生,也找不到適合的工作。這背後呈現出職場上人才媒合的效率,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。而學界與業界也就這個議題,不斷地進行研究,希望能為人才媒合效率與效能的提升,盡一份心力。
有學者就發現,社群媒體上的內容,背後隱藏著大量關於個人特質的資訊,而這正是企業在決定是否僱用某位面試者之前,想要知道的東西。
身為心理學家、作家、亦是創業家的湯馬斯.查莫洛–普雷謬齊克(Tomas Chamorro-Premuzic)博士,在《Fastcompany》上發表了一篇文章,〈How social media data secretly reveals your personality to hiring managers〉[1],提到企業可透過AI,分析面試者在社群媒體上的內容,來了解面試者的特徵。如圖1所示。
例如,Facebook、Twitter上的文字,不僅可以預測消費者的偏好,還可以預測人格特質,而人格特質又與工作績效相關。學者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,分析人們使用的詞語及頻率,可以了解他的個性是理性或是情緒;積極還是消極;信任還是懷疑等。而企業可以透過演算法,分析面試者Facebook、Twitter上的內容,預測其智力與個性。
至於Instagram、YouTube 和 TikTok上的照片與視頻,呈現出聲音、表情等語言和非語言的訊號。企業可藉由分析這些訊號,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徵、同理心、與社交能力。雖然目前的演算法並非完美,但當有了足夠的時間與數據,AI將能夠在情感認知方面超越人類,尤其是在分析陌生人的特徵時。
以上這些研究的出現,會促使企業在招募時,先搜尋面試者在網路上的相關資訊。無論是他們在 LinkedIn 上放置的技能和工作經驗;在Instagram 上分享的照片;Facebook群組上的內容,以及他們在 Twitter 上所說的話。企業將透過這些網路數據,更了解面試者的個性。只是,大部分的面試者,可能還不太了解他們平時使用社群媒體的經歷,可能會影響自己在未來求職的過程。
最後,查莫洛–普雷謬齊克提醒,雖然企業不可能捨棄履歷、面試等甄選的工具,也不可能不受第一印象、月暈效果、刻板印象等因素的影響。但透過AI分析社群媒體內容,來加強對面試者的了解與判斷,將會是一項有用的甄選工具。
作者:羅凱揚(台科大企管系博士)、鍾皓軒(臺灣行銷研究有限公司創辦人)
[1]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fastcompany.com/90651669/how-social-media-data-secretly-reveals-your-personality-to-hiring-managers
更多商普好文推薦
一筆畫與柯尼斯堡七橋問題(Seven Bridges of Königsberg)
柯尼斯堡七橋問題(Seven Bridges of Königsberg) - 尤拉公式的起源🔥 您小時候有沒有玩過益智遊戲中的「一筆畫」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