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慧中的享樂與功利情境:機器口碑的效果-實務問題篇
早在十年前,Amazon.com就推出演算法來掃描一個人過去購買、或評價過的商品,並將其與相似產品配對推薦。從此,就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、機器學習(Machine Learning)與自然語言處理能力(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apabilities)來分析數據、建構模型、進而提供即時建議。
像是Netflix 和 Spotify就利用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技術,來記錄使用者的選擇,並提供電影或音樂的推薦。Proven、Curology 和 Function of Beauty 等美容品牌使用AI提出有關護膚、護髮和化妝的建議。REX Real Estate和Roof.ai等房地產服務商,已經用人工智慧驅動的聊天機器人,取代真人的房地產經紀人。紐約市社會服務部則利用人工智慧來替民眾提供殘疾福利、食品援助、與健康保險的建議。
從以上的案例中可發現,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目前企業經營的顯學,也是許多公司極力發展的項目。期待能在大數據的基礎上,透過演算法來掌握客戶的需求,進而強化自身的競爭力。
而就網路消費者而言,隨時隨地都在獲得網站透過人工智慧、機器學習、自然語言處理所提供的資料,但消費者真的喜歡這些透過人工智慧所產生的推薦嗎?所以,企業應該使用人工智慧推薦?亦或是真人推薦?如圖1所示。
美國波士頓大學行銷學基亞・拉隆戈尼(Chiara Longoni)助理教授等人,在2022年的《行銷期刊》(Journal of Marketing)中,發表了一篇文章〈人工智慧中的享樂與功利情境:機器口碑的效果〉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Utilitarian vs. Hedonic Contexts: The “Word-of- Machine” Effect )[1],研究人們到底是喜歡、或是不喜歡人工智慧的推薦方案。並且就以上的議題,提供解答。
作者:陳苡任(台科大企管系博士)、羅凱揚(台科大企管系博士)
繪圖者:謝瑜倩
[1] 資料來源:Longoni, Chiara and Luca Cian (2022), “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Utilitarian vs. Hedonic Contexts: The “Word-of- Machine” Effect,” Journal of Marketing, Vol. 86(1) 91–108.
更多商普好文推薦
透過社群媒體來吸引客戶:順序與多重媒體使用(解決方案篇)
透過社群媒體來吸引客戶:順序與多重媒體使用(解決方案篇) 社群媒體改變銷售人員與客戶溝通與關係建立的方式,越來越多的企業透過社群媒體來進行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