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型的類型 - 具象、架構、數學、模擬


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,「模型」是指「真實現象的精簡呈現」。這裡的真實現象,大到宇宙,小到粒子,可以是有形,也可以是無形。將這些真實現象,用某種形式,精簡地呈現出來,就是所謂的模型。以下簡單歸納出模型的類型。

模型類型可分成具象模型、架構模型、數學模型、模擬模型,如圖1所示。

圖1 模型類型1
  1. 具象模型
    透過符號、表徵、類比、實體…等來呈現真實現象。例如:
  • 符號:CO2代表二氧化碳
  • 表徵:週期表、電路圖、族譜
  • 類比:原子結構與太陽系行星
  • 實體:縮小比(地球儀、人體器官模型)

2. 架構模型
透過架構圖、程序圖、概念圖、心智模型、經驗法則…等來呈現真實現象。例如:

  • 架構圖:PZB Model(邏輯性)
  • 程序圖:STP(時間性、步驟性)
  • 概念圖:需求層級
  • 心智模型:倖存者偏差

3. 數學模型
透過方程式、函數、統計分配…等來呈現真實現象。例如:

  • 方程式:E=MC2
  • 函數:指數、線性、對數、S曲線
  • 統計分配:常態分配

4. 模擬模型
透過複雜系統、軟硬體模擬系統…等來呈現真實現象。例如:

  • 複雜系統:全球暖化、核反應
  • 軟硬體模擬系統:飛行模擬器

接著,再依簡單、複雜;具體、抽象,將上述四種模型呈現如圖2所示。

圖2 模型類型2

從圖2中可發現,具象模型簡單且具體(如地球儀);架構模型則較複雜與抽象些(如需求層級);數學模型非常抽象(如方程式);模擬模型最複雜,但含括具體(如飛行模擬器)與抽象(如全球暖化模型)。

以上的具象模型、架構模型、數學模型、或是模擬模型,均是透過不同的方式,來對「真實現象」進行「精簡呈現」。透過以上的說明,讓我們對「模型」這個抽象的概念,有一基本的認識。


作者:羅凱揚(台科大企管系博士)、鍾皓軒(臺灣行銷研究有限公司創辦人)

更多商普好文推薦

問對問題的重要性

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企業經常是為了解決消費者的問題而存在,無法替消費者解決問題的企業,是否具有「存在價值」就頗值得討論。不過,有些企業之所以無

閱讀更多 »
回到頂端